襟湖桥暮色
明隆庆二年(1568),知县邓楚望倡筑永丰圩内自石家嘴(今沧溪)至花溪(今狮树)的大坝。乡民为纪念邓公,遂名之邓坝,或称邓埂。
邓楚望,字震卿,号东里,湖广麻城人,嘉靖三十八年(1559)进士,曾任礼科给事中、浙江按察使司副使。隆庆元年,贬为高淳县丞,寻升为知县。在高淳任职期间,他果敢有才,丈田均粮,锄抑豪右,尽剔奸弊,乡民赖之。当时永丰圩内良田要占县邑的四分之一,圩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,且沿圩四周高,中间低。宋代虽曾筑有穿心一字埂,自沧溪至西陡门,长7.5公里,将全圩分为上、下两坝区,但两坝区内的地面高低仍很悬殊,圩内有一半以上的水田常受水患,类似湖滩,无法耕种,常常引发上、下坝区给排水的纷争。此前,就有人提议筑一中埂以挡上流之水,但因工程艰巨,故时议时废。适逢邓楚望来宰高淳,邑民即以前议相请,邓楚望闻悉情由,怆然心酸。于是,他亲自筹划,全面了解圩区地理形势。隆庆二年,经向上司汇报后,便兴工修筑大坝,因 上 下 同 心 协力,又得居民赵鉴等捐资赞助,仅过3旬余,即将此坝筑成,自石家嘴蜿蜒至花溪,长达20里。从此永丰圩田悉成沃土,乡民感恩戴德。韩邦宪在其所作《筑邓坝碑记》中对此大加赞扬,认为邓楚望堪比古代兴修水利的著名地方官召父与白公。其后,邓坝又由邑人赵应楫重修。除修筑邓坝外,邓楚望还曾查究天界寺庄田,召民于仙马场收租,以代替马草。又有锅底荡,位于相国圩内,其形如锅底,中央田地皆因低洼而遭淹,邓楚望重加丈量,确认亏田达180余亩,故减科(赋)3折。此类善政甚多,故当邓楚望提拔为安庆府同知离淳之际,士民纷纷请求留任。除邓坝之外,有明一代,因知县倡筑而得名的堤坝还有唐公堤,为万历四十四年(1616)来任的唐登儁修筑。其埂傍溪,万民利赖,故乡民绘像祀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