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淳历史故事:高淳知县丁日近主持疏浚天生桥河道

0
4016

胭脂河

 

明万历二十五年(1597),高淳知县丁日近主持疏浚溧水境内的天生桥河道。

天生桥河即胭脂河,位于溧水城西4公里的亭山东麓,长约20里,是沟通石臼湖和秦淮河的重要水道。其地虽属溧水,却关系到高淳县水利要害。明洪武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(1393-1395),为便利两浙漕粮运至京师,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崇山侯李新开凿此河。永乐年间,都城北迁后,此河道漕运的功能虽渐废,但3湖之水全赖此一线水道通泄长江,可减杀水势,故仍与高淳、当涂等县利害相关。万历十五年夏,大水,胭脂岗崩裂数百尺,山石填塞河流,致使徽、宁诸水不能通过胭脂河下泄长江,石臼湖水大涨,高淳等5县圩田受灾严重。于是,5县官长向上请示疏浚天生桥河,而5县民众对此也积极响应,可惜因费用庞大,在公文往来后竟不了了之。万历二十一年,知县丁日近上任伊始,就采访民情,询问民间疾苦,乡绅张应亮、生员赵邦彦等急请疏浚天生桥河。丁日近接受建议,乃条陈浚河理由,向巡抚朱鸿谟反映,终获批准。因为此河同样关系到当涂县水利,丁日近遂与当涂知县邓光祚协商,由两县共理此役。他们亲自到现场勘察,讨论分摊浚河用工及费用,高淳出7分,当涂出3分,而实际主事者则为高淳。考虑到民困役苦,丁日近一方面调拨公款,又选大姓负责施工,并委派属吏监督工程。因百姓踊跃参与,故工程进展神速。其役始于万历二十五年(一说万历二十二年或二十三年)二月十六日,不及50日,即于四月八日休工,用费仅630金。河道修浚完工后,因无关溧水利益,有司担心河道附近居民为贪图小利,而故意下石阻塞河流。因此,丁日近又与县丞艾有骆在天生桥旁刊立禁约碑,申明若有居民故意填塞石块,妨碍水利,经高淳、溧水两县长官核实后,可以捉拿从重处治,决不轻恕。然而此后不久,因疏于清浚,河道又告淤塞。有关方面虽屡议重凿,卒不果。清光绪八年(1882),高淳知县袁树勋曾禀请开浚胭脂河,并详细整理绘图及清册上报。次年,高淳知县黄庆熙等还亲赴现场查堪,原计划派拨兵勇与溧水县合作浚河,并另开溧水洪蓝埠至宝塔桥的引河,以疏导石臼湖内积水入江,后因左宗棠率师出征,事停。

留下回复

请输入您的评论内容!
请在这里输入您的称呼